正在阅读:灿烂华夏 生生不息
分享文章

微信扫一扫

参与评论
0
当前位置:首页 / 文章 / 中国书房 / 正文

ad01.jpg

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,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,仅管理员可见

灿烂华夏 生生不息

转载 超级管理员2021/06/28 22:15:32 发布 来源:网络 作者:地道中华 1601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


中华文明五千年


题记

炎黄子孙,是华夏民族的自称。

语出《国语·周语下》:“皇天嘉之,祚以天下,赐姓曰‘姒’、氏曰‘有夏’,谓其能以嘉祉殷富生物也。祚四岳国,命以侯伯,赐姓曰‘姜’、氏曰‘有吕’,谓其能为禹股肱心膂,以养物丰民人也。……有夏虽衰,杞、鄫犹在;申、吕虽衰,齐、许犹在。唯有嘉功,以命姓受祀,迄于天下,及其失之也,必有慆淫之心间之。故亡其氏姓,踣毙不振;绝后无主,湮替隶圉。夫亡者岂繄无宠?皆黄、炎之后也。”

“天下”的范围

“天下”一词中国古人对于世界的一种笼统说法,不同时期所指的地理范围是变化的。

“天下”一词最早是出现在先秦古籍中,如《诗经·小雅·北山》中有“普天之下,莫非王土;率土之滨,莫非王臣”,《庄子》中有一篇文章取名为“天下”。

具体而言,“天下”大概便是夏商周三代王权所统治的范围。

夏商时主要指黄河中下游地区,周代则包括了长江流域的湖北以及江浙地区等地。

周边的东夷、西戎、南蛮、北狄未被“王化”,其所居之地一向被视为王权之下暂未开垦之地。

未被“王化”的四个区域,因未形成稳定的国家,一旦有君王在该区域内建立统治,也就在该区域内“王天下”、“得天下”了。


先秦的一些哲学家则对“天下”存在不同的理解,如庄子认为“天下”比想象的要大得多,阴阳家代表人物邹衍也认为儒家所说的“天下”实际上只占真正的天下的一小部分,但其观点见解多被视为无稽之谈。

秦代,随着郡县制的设立,中国的疆土得到极大扩张,“天下”的概念也随之扩大,南、东疆界到了大海边,北、西疆域依旧没有具体边界,只笼统地称为北方胡人所居之地和西域。

西汉,丝绸之路开通,中国开始和西亚、欧洲乃至非洲等地的国家有生意往来和文化交往。

东汉时,西域都护班超还曾派使者前往当时的罗马帝国(古称之为“大秦”),因故未能到达目的地。

2世纪中叶,罗马皇帝马可·奥里略·安东尼派使者给汉桓帝送来了礼物,“天下”的概念理解被再次刷新。


由于古代交通不便,信息闭塞,基本对“天下“的概念产生一种固化思维,“天下”多被看作是一种政治意义上的概念,而非地理意义。

明末清初,顾炎武“天下兴亡,匹夫有责”的“天下”,指的仅是作为政治概念的中国。

代中期,中国人还习惯性地以包括中国以及周边的日本、朝鲜等附属国在内的区域为“天下”,显然是政治观念。


“中国”的由来

古之“中国”并非今之“中国”。

“中国”一词最早出现于周朝,西周初年的青铜器“何尊”铭文中的“余其宅兹中国,自之辟民”,同时又以“华夏”、“中华”、“中夏”、“中原”、“诸夏”、“诸华”、“神州”、“九州”、“海内”等的代称出现。

青铜器何尊上的“中国”

中原统治者拥有了相对先进的农耕文明,且在周公的领导下建立了一套完善的礼仪制度,周围仍旧在裹着树叶兽皮靠打猎为生的四夷,油然产生一种优越感,于是开始热衷于明确与四夷地区分开。

正是在此心理背景下,将所居住的中原区域称为“中国”,意即中央之国,此定义是相对于周边的南蛮、东夷、北狄、西戎而言。

“中国”原义并非指一个国家,而是一种地理与文化概念,与“中州”、“中夏”、“中原”、“中华”差不多。

历史上,就地理范围而言,“中国”经历了一个由小到大的过程。

西周时期,“中国”泛指西周极其附属国所在的黄河中下游地区;到东周时期,随着诸侯国的膨胀,楚国占据的湖北、四川等长江流域地区也被包含在了“中国”之内;

秦汉时期,“中国”进一步扩大,基本包含了今天的除西藏、新疆以外的地域。

汉代之后,人们通常将汉族建立的中原王朝称为“中国”。


在历史长河中,如有少数民族入主中原,为取得汉人的心理认同,往往以“中国”自居。

如鲜卑人建立北魏后自称“中国”,将南朝叫作“岛夷”;而当时的南朝汉人政权虽已逃到南方,仍以“中国”自居,称北魏为“魏虏”。

又如宋代,辽与北宋、金与南宋彼此都自称“中国”,且互不承认对方是“中国”。

“中国”在古典文献中有时还被用作诸如京城、中原地区、天子直接统治地区、国内等意。


“中国”正式作为国名始于辛亥革命,1912年元旦,“中华民国”成立,简称“中国”,从此,“中国”一名才成为具有近代国家概念的正式名称。

1949年,新中国成立后,“中国”作为“中华人民共和国”的简称。


华夏与中国

传说,黄帝和炎帝为争夺部落联盟首领而爆发了阪泉之战,炎帝部落战败,并入黄帝部落,炎黄联盟初具雏形。

在涿鹿之战中,打败了九黎首领蚩尤,组成了更庞大的华夏联盟,华夏部落的来源基本固定。

涿鹿之战

“华夏”的说法产生自夏朝,的儿子启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--夏,“华夏族”的概念逐渐形成。

“夏”,是广大的意思;“华”是“花”的衍变,与古人对花的崇拜有关,为美丽之意。

“华夏”,意即广大而美丽的地方。

周代时,相对于夷族,周人拥有明显先进的物质文明及礼乐制度,在文化上也明显区分于四夷,“华夏族”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。

如《春秋左氏传》孔颖达疏:“中国有礼仪之大,故称夏;有服章之美,谓之华。”

可见,“华夏”除作为中原民族与四夷的在种族上的区分之外,还包含了一种区分先进文明与落后文明的内涵,类似于现在的“发达地区”与“落后地区”的区分。


蛮夷也可以通过逐渐的文明化而跻身于“华夏族”。

如位于西部的秦国,本属于西戎之列,到战国时则成了华夏诸邦中最强大的诸侯国。

南方的楚国,本被中原诸国视为“南蛮”之邦,诗人屈原曾为自己的“蛮夷”身份感到苦恼,到战国时,楚国已挺起腰杆以“华夏”自居了。

事实上,四夷的华夏化是整个周朝的基本旋律之一。


历代都存在着汉族人扩张到蛮夷之地并同化蛮夷,或者蛮夷迁居汉人居住区并被同化的现象,整个华夏民族都在持续地进行着不断融合的过程。

因汉代的强盛,华夏民族也称为汉族。

在古代早期文献中,以“华夏”代指“中国”,后世沿袭之。



“天下”“中国”“华夏”等的概念的演变客观上推动了历史的发展,而历史的发展又丰富了其中的人文概念


已有0人点赞

自定义html广告位

0条评论

 
承诺遵守文明发帖,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/300